基于5W模式下高校新媒体运营传播策略分析

发布日期:2019-09-15浏览量:1183

随着多元化的新媒体平台的应运而生,从早期的微博、微信到目前短视频APP的风靡,许多的企业、政务、高校等单位意识到要塑造良好的网络形象必须打破以往的刻板印象。随即,许多单位开通了新媒体APP官方账号,利用多元化的新媒体与大众互动。高校作为承载思政教育工作的主体,为了迎合新媒体时代需求,更好地服务师生,宣传校园文化,愈发重视新媒体运营。其中,运营内容不再单一照搬官网上的新闻,而是将校园文化特点、思政教育、学生人文素养等内容用接地气且充满人情味的方式展示给受众,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展示校园面貌与文化,打造高校品牌文化。

一、高校新媒体对高校文化的影响

(一)传播主体

近年来,高校的品牌打造不再像过去一样仅靠声誉、学术、科研和历史文化组成,多元化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为高校品牌文化的打造增添了新渠道,让高校形象立体起来。高校通过微信公众号让本校的学生、老师作为“粉丝”,利用网络热点等编辑文章内容,贴近学生生活,成为高校中的“网红”。从2015年7月开始,腾讯微校推出每月1期的全国高校公众号排行榜,用近万元奖金鼓励智慧校园开拓者,参考运营特色、“粉丝”规模、文章质量、互动形式四大维度生成当月排名。可见,在新媒体形势下,高校的微信公众号之间竞争激烈。高校通过微信公众号传递信息、发布新闻,相较于传统的新闻网站,学生的接受度更高,增加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互动,便于高校形象的树立。

(二)传播对象

高校公众号的传播对象还是以本校学生为主。在众多的公众号中,高校公众号本身更具吸引力。“使用与满足”理论认为,受众接触媒介的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的,他们通过使用媒介而使自己的特定需求得到满足。[1]在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,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接收来自本校公众号的信息,了解本校发生的新闻或重大事件。高校公众号发布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,提高关注度,引发学生共鸣。目前,高校的一些活动会在公众号上进行投票或抢票,大大加强了与学生的联系,学生也更愿意选择提供“干货”的高校公众号。高校应当利用官方账号的优势,进一步提高受众的忠诚度,优化传播内容。甚至越来越多的高中生也开始关注其理想高校的微信、微博,提前感受高校的校园氛围。

(三)传播渠道

校园多媒体形式以互推融合与兄弟院校“结盟”的形式为主。第一,校园多媒体形式互推融合。高校一般通过官网、微信、微博发布校园信息,官网发布正式、深度报道,再利用微信、微博发布简短的消息,提高新闻的曝光率,在官网发布末端使用微信、微博二维码引导受众关注。同时,许多高校也拥有学生自发建设的自媒体账号,如北京师范大学的“蛋蛋网”、四川大学的scuniform(垫条)、常识等。虽不是官方下属的新媒体,但是他们通过对学校当下新闻的评论反映学生的主流意见,充分发挥“意见领袖”的作用,将官方与草根结合。同时,学生认为高校允许草根意见的存在是对学生的充分尊重,增加了学生对高校媒体的好感。本校学生认可,自然高校新媒体在社会中的口碑就会有所提高。第二,兄弟院校的结盟。在每年“七夕”或“520”等节日,高校通过“秀恩爱”的方式组成网络CP(夫妻俩)“撒狗粮”,充分利用网络流行元素,其本质是以兄弟院校结盟的形式提高高校的知名度,并且在组成CP时展示高校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例如,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在中秋节组成CP,不仅在微博上互相@,还写下“夫子庙的月,秦淮河的水,都不能抵挡我对你的思念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望以科学名世的你,在这中秋佳节共赏一轮明月,互诉我们的情谊!”的情话。高校利用校园文化的交互融合的宣传是校园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,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让高校改变了过去的竞争关系,加深了兄弟院校之间的感情,拉近了校园学子之间的关系,扩大了高校的影响力。

(四)传播内容

第一,标题内容灵活化。由于新媒体的出现,人们的阅读方式逐渐被改变,标题成为影响人们点击阅读的重要因素。正所谓“题好一半文”,占据腾讯微校4月最佳推文前五名的分别为《超燃!厦大“嘉庚一号”火箭今早发射升空!》《首发!北大体验系列宣传片|选择北大,是在选择什么?》《习近平主席见证清华大学授予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名誉博士学位》《高校拉歌,中大来了!中大师生动情歌唱,只为她……》《西农来啦!青春MV献礼祖国!中国农大来一个!》。从这5篇文章的标题可以看出,虽然除了都提到了高校的名字外几乎没有共性,但是可以看出这些题目都大胆运用了反问句、疑问句等,突破了传统新闻标题的制作方式,标题的作用也更偏向传统新闻的导语功能,精练地阐明中心思想。在标题制作上也大量运用网络词汇,利用网感让新闻事件升温,扩大新闻事件的影响力。第二,高校形象拟人化。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,为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,更加富有人情味,许多高校选择将自己的新媒体形象拟人化。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5种,分别是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。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向青年转变的阶段,对实现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有着更加强烈的诉求。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校园新媒体通过拟人化的方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,让学生得到了尊重,认为官微、官博确实是为学生发声,对发布的新闻也更易于接受。[2]第三,推送内容有针对性。高校微信、微博推送的内容要与学生的校园生活息息相关,如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需求进行,结合校园实际,每年9月可推出迎新季、入学教育等内容;每年6月可推出毕业季,欢送毕业生的内容;针对在校大学生可以推出优秀老师专访、优秀学子励志等专题,也可以推送有用的信息如四、六级考试信息或者考研信息等;学校官网的重要新闻,如校领导人座谈、学校交流等也通过新媒体宣传,提高曝光率。合理安排推送内容,避免零散化,提高受众的忠诚度。

(五)传播效果

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在“伊里调查”中提出“选择性接触”假说,他认为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,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、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。[1]高校新媒体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愿意选择注意或接触的,高校发布的信息也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。只要高校合理利用平台,站在学生的角度发布信息或进行评论,很快就可以得到学生的认可,扩大官方媒体的影响力,传播效果显而易见。

二、高校新媒体传播的现状与思考

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,要有严格的预警机制应对校内外发生的突发事件,从源头上控制事件的发展态势,防止网络暴力现象和不实信息的扩散。同时,还要动态掌握舆情走向,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,树立负责任、有担当的高校形象。当校内出现突发状况时,高校新媒体应第一时间作出回应,准确定位事件源头、了解传播缘由和控制舆情,并在第一时间澄清事件真相,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。其次,高校新媒体应以“意见领袖”的形象出现在公众眼前。高校是文化教育传承的重要发源地,除了播报校园新闻外,更应将教育科研事业发扬光大,形成好学的正气之风。譬如应注重推送和展示高校的学术成果,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,将受众的着眼点聚焦于高校的育人之风,平衡把握高校新媒体的话语权,严肃而不失活泼,起到对内服务师生,对外展示高校风貌的作用。


0.2062s